不久前公布的“双积分”政策,使得电动车又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,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当家花旦,电动车未来前景被广泛看好。不过,充电设施尽管有所发展,但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,发展空间巨大,一时间,各大企业已经瞄准充电市场,积极介入,希望重塑充电行业格局。
近些年城市的汽车尾气污染也越发严重,这成为国家下决心加大力度发展电动汽车主要原因。数据显示,2017年上半年全球电动车的销量累计达到449,817辆,同比涨了41%,仅6月份的电动车销量就超过了10万台。
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保有国,中国同样也是最大的充电桩生产国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《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》整理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10月,我国公共充电桩总数达19.5万个,私人充电桩达18.8万个。
根据国家规划,到2020年,我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.2万座,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,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。为达成此目标,各地兴建充电桩的热情不减。
虽然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,但是与电动汽车市场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国内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比例却远达不到国际水平。而且,现有的的充电设施也存在着诸多运营上的问题。
已投建的充电站利用率不高,闲置、损坏严重,充电运营效率低下是主要原因。充电桩企业并未充分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利好,甚至还因为种种现实原因额外增加不必要的成本,很多还在恶性竞争中艰难求生。
作为风口上的产业,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快速发展,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样热火朝天,各地出台的鼓励措施也直接刺激了各种资本,甚至一些外行蜂拥而入。这些涌入者一方面助推了市场的发展,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有碍市场发展的恶性竞争。
不过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充电基础设施存在的弊疾,也正在制造新的商业机会。
充电独角兽公司正在孕育,随着政策与市场环境逐渐成熟,充电行业将出现自己的独角兽公司。这就需要企业抓住新技术发展的机遇,并紧跟新的热点。
汽车充电正在紧随电动汽车大潮而来,从传统的工业级的电气设备,向智能的消费级生活服务终端迈进。尽管目前充电桩的发展遇到一些问题,但相信随着政策及市场的不断成熟,充电桩未来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。